县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项目管理”模块,填报项目申报、实施、竣工、验收等各阶段数据,以及项目申报、项目竣工、项目验收三个阶段的地块空间坐标;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对各阶段数据信息进行审核,并在申报审批阶段上传专家评审报告、项目批复文件睿新策略,在竣工验收上传项目验收报告;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确认相关信息汇交至农业农村部。涉及项目调整或终止的还应填报相关信息,并逐级审核、备案。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片睿新策略
四、上图入库平台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的访问地址:https://gb.iarrp.cn/#/user/login,点击回车后进入系统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和密码(账号由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默认为行政区划代码后加“01”;初始密码为Ntjs!$#@5919),点击【登录】按钮即可。
图片
登录系统后,选择“项目管理”模块,进入项目管理页面。
图片
在项目管理页面,选择“农田项目”功能菜单,即可根据项目所在阶段开展相应上图入库工作。按照广义上的上图入库,建设进度填报也属于上图入库的一部分,即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每月初通过“进度报告”功能菜单,填报各个项目上月建设进度报告。
图片
五、上图入库的范围上图入库的项目范围为2019年及以后立项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包括:
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建设、改造提升),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项目(含使用中央增发国债和超长期国债支持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地方自筹自建项目、其他部门牵头实施项目。
2)灾损修复项目(因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农田基础设施损毁、纳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范围的高标准农田灾损修复项目)。
3)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即按照农业农村部或省级农业农村部门部署要求,组织开展的绿色农田示范、整区域推进示范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六、上图入库内容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等各阶段涉及的项目基本信息、建设内容、项目效益、投资情况等,以及项目区内高标准农田的空间位置坐标,进行上图入库,保障各阶段的项目信息有据可查。可分为:项目信息、空间数据和项目附件。6.1 申报审批阶段项目信息:立项信息(有改造提升面积的项目,要正确选择相应的历史项目),建设内容(有高效节水灌溉任务的项目,要在对应的高效节水灌溉措施所在行填写任务量和投资),预期效益(注意:新增和改善灌溉达标面积≥新增节水灌溉面积≥高效节水灌溉面积)、重点支持领域任务和投资情况等。空间数据:耕地地块空间矢量数据(新建项目上图面积不低于立项面积,且不高于立项面积的105%;改造提升项目要按所选择的历史项目分别拆分上图,且每个上图面积也不高于历史项目建设面积的105%。其他阶段同理)。项目附件:县级要上传初步设计报告、设计图、概算书、建设前项目区照片等,市级要上传专家评审报告、立项批复文件,省级上传实施计划批复文件。6.2 组织实施阶段项目信息:项目实施信息(中标时间、开工日期、竣工时间),调度信息(即每月填报的进度报告);项目有调整(变更)的,通过“项目调整”功能菜单填报调整内容说明、调整原因说明、项目调整表等信息;项目必须终止的,通过“项目终止”功能菜单填报终止原因等信息。空间数据:竣工时的耕地地块空间矢量数据。项目附件:中标通知书、开工令(不上传开工令的项目,无法填报进度报告)等;项目调整时,上传调整申请文件、调整方案、调整批复文件;由于自然灾害、地质变化、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等因素造成项目终止时,上传项目终止申请文件、终止批复文件。6.3 竣工验收阶段项目信息:项目验收信息、建设内容完成情况、建成效益。空间数据:验收时的耕地地块空间矢量数据。项目附件:县级上传项目实施总结报告、竣工决算报告、初验意见、竣工验收申请、建后照片、项目竣工图、单项工程验收表、初验报告等,市级上传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意见、竣工验收合格证书。七、上图入库空间位置数据的要求1.上图地块不得存在非耕地,耕地面积应不低于项目建设规模,且不高于建设规模的105%。
2.《国土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水利部 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115号)明确提出,应将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遥感影像等作为上图入库底图。《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进一步提升建设成效的意见》(农建发〔2022〕3号)也要求利用国土“三调”数据成果,规范开展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为了保证上图入库数据的准确性,上图入库空间位置数据应采用最新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即“三调”年度变更调查更新数据),并叠加现势遥感影像(或无人机航测影像)进行确认。大部分地区“三调”成果已于2022年全面启用,2022年及以后立项的项目应全部采用“三调”或“三调”变更调查成果上图。
3.每个阶段上图文件采用面状shapefile格式,至少包含4个文件:
①*.shp:存储地理要素的几何图形的文件②*.shx:存储图形要素与属性信息索引的文件③*.dbf:存储要素信息属性的表文件④*.prj:空间投影信息文件4.采用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3度带投影。
5.图斑不能重叠,不得存在图斑自相交、环方向错误(即交叉绘制的图斑,参考阿拉伯数字“8”的书写),图斑最小面积不能小于10m²(需要注意的是,制作shapefile格式文件时,应利用ArcMap软件将多部件要素拆分成单独的要素,以保证每个单独图斑面积大于10m²,这也是为什么上图时坐标文件规范性检查“项目每个地块面积必须大于10平方米”报错,而通过ArcMap软件进行面积筛查却查不出错误的原因)。
6.上图前要检查项目矢量数据位置的正确性,不得出现因为缺少投影信息或投影信息错误,造成项目的位置不正确。
八、上图入库的时间要求根据《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4号)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在信息平台上填报农田建设项目的任务下达、初步设计审批、实施管理、竣工验收等工作信息。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对项目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并与规划图衔接。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完善农田建设项目调度制度的通知》(农建发〔2021〕2号)的要求,农田建设项目实行月调度制度。博主认为,一般应分别在项目立项、竣工、验收后1个月内完成项目申报审批、组织实施、竣工验收三个阶段的上图入库。九、上图入库注意事项1.填写各阶段项目信息时,要注意各项内容的单位,面积单位均为“亩”,长度单位有的是“米”,有的是“公里”。2.新建项目不得与历史项目重叠。3.项目各个阶段空间位置的上图矢量数据,均不得存在非耕地。4.改造提升项目中,改造部分应全部落在历史项目的耕地范围内(博主认为,由于历史项目地块不可能与“三调”数据完全重合,可将整个耕地图斑纳入改造提升范围内),新建部分不得与历史项目重叠。5.项目附件应完整、正确。不得出现工程分为多个施工标段的,仅提供部分标段的竣工图,竣工决算审计报告由结算审核报告代替等问题。6.项目实际建设与规划设计存在差异的,应提供相应的变更材料,并在下一阶段及时将实际建设地块的矢量数据进行上图。需要注意的是,验收阶段的高标准农田矢量数据为最终确定的建成高标准农田空间坐标,即农业农村部统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是以验收阶段的上图数据为准。7.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的依据大多数以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数据为准,项目上图入库一定要及时。8.竣工日期应早于验收日期。9.博主认为,上图入库图斑不应出现狭长型图斑(项目区及其周边有历史项目,且历史上图入库不规范的,容易出现宽不足10m长超100m的狭长型人为破斑地块,一般这类图斑面积不到整斑面积的10%),距离项目区整体较远的零星、分散的小面积图斑也不宜上图。结束语为了更准确的掌握项目建设情况,更好地为建后管护服务,博主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要求将工程位置矢量数据进行上图入库,为了保证渠相通、路相连,线性工程可能会穿越部分非耕地,为防止工程未在项目区内建设,届时还应上传项目区范围矢量数据。另外,建后管护内容也可能会上图入库。参考资料:1.国土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水利部 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115号);2.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3.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 30600-2022);4.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T 33130-2016);5.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6.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4号);7.农业农村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农建发〔2021〕5号);8.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办法》的通知(农建发〔2022〕2号);9.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内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End —睿新策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嘉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